元宇宙成形中,臺灣產業如何看待趨勢並跟上腳步?
2023-02-08
撰文 | 科技魅癮 詹嘉紋
COVID-19疫情橫掃全球之際,實體互動暫受阻隔,或提高了虛擬世界相關科技的能見度,或刺激其蓬勃發展。挾「未來感」而來的區塊鏈技術、Web3、非同質性代幣(Non-fungible token, NFT)、虛擬貨幣、元宇宙(Metaverse)等新名詞捲動社會。尤其2021年11月,Facebook創辦人馬克.祖克柏(Mark Zuckerberg)宣布,將母公司更名為「Meta」,將元宇宙納入公司核心願景,預期將投入大量資源開發相關領域,更使這股原先尚模糊不定的前瞻願景,一舉躍升為大眾追逐的焦點。
大家都在問,元宇宙究竟是什麼?綜觀而言,其定義、內涵仍是變動的。不過,美國創投家馬修.鮑爾(Matthew Ball)將元宇宙畫分為八大範疇,暫可理解為是一龐大的虛擬世界,區塊鏈及Web3則可視為此虛擬世界的運作基礎及核心願景,而加密貨幣、NFT則是Web3世界中的兩大要角。由於NFT應用爆發,藝術家作品在國際市場上屢屢創下天價,吸引許多品牌、創作者紛紛投入元宇宙領域,開疆闢土,2021年因此被稱為「NFT元年」。
Web3源於對突破現況的渴求
「去中心化、民主、社群參與、賦權,是Web3的關鍵字。」Web3會員忠誠管理平臺EchoX共同創辦人李佳憲表示,每個人都想知道實現元宇宙究竟還要多久,而這很大一部分牽涉到Web3成熟度。Web3的發展,源於區塊鏈技術的突破,此「進化」希望翻轉由Google、Facebook等大企業主導資源及獲利的Web2模式,變成讓每一位網路使用者都能運用工具,共同參與及創造內容,資產所有權回歸個人,不受任何政府、組織掌控,用戶對於分享自身資料也能擁有決定權。
「從Web2轉換到Web3,面臨的挑戰之一,是『語言』不同造成的鴻溝,因為使用族群是不同世代的兩批人。」李佳憲認為,由於Web3技術門檻較高,也還沒發展出吸引一般用戶非用不可的理由,因此給人停留在某種理想的感覺。而這部分成長「一定要從遊戲開始」,他指出,人們在遊戲的虛擬世界裡能實現許多現實世界的行為,包含建立社群、交易、探索未知等。若能援引Web3概念,讓玩家在遊戲中累積的資產保存在區塊鏈錢包裡,不受開發商關閉伺服器等衝擊,會吸引更多人投入。當獲利具備足夠的能量,就足以形成驅力,促使人們前往拓展各種可能性。近期,愈來愈多遊戲大廠著手打造元宇宙,皆有助於更快地推動實踐元宇宙概念。
認同Web3發展仍處於早期,尚未形成群聚效應(critical mass),電通行銷傳播集團數位長邵懿文認為,雖有許多質疑炒作的聲音,但企業、品牌並未因此撤資,許多美國時尚、汽車、運動龍頭產業仍持續注入資金,而年輕人會跟著龍頭產業,參與度愈來愈高(除非產業收手,說元宇宙不是未來)。大型產業推動著新趨勢,也能看到他們正嘗試運用趨勢,帶動公司下一階段的發展。換句話說,隨著Web3時代來臨,網絡場域架構和商業交易元素勢必迎來新變化,新一波數位轉型是挑戰,但同時也具備龐大的經濟價值機會。
數位轉型勢在必行 越早布局越有利
「這是一個新世界。會不會改變我們的傳播方式、做廣告的方法?答案都是肯定的。」率領公司走在這波數位轉型前端,邵懿文坦言,雖然早在2018年就找過區塊鏈專家「寶博士」葛如鈞(同時也是本期的客座總編輯)分享新知趨勢,但對於產業及生活的具體應用仍模糊。不過幾年後的現在,她發現國外產業端已冒出許多新芽,純Web3的公司不少,也有不少是從Web2進化而來。「臺灣可能看不到那麼快的發展速度,但這市場不是空口說白話。」
看見了其中的需求成長,也明白轉型是必須。然而,產業想進入元宇宙,要跨越的技術門檻比以前高。「未來10到20年,將缺乏技術策略人才。若不懂如何將技術應用在策略上,就很難體現價值。」邵懿文以電通為例,指出公司數位人才占比雖高,但面對嶄新年代,光靠過去累積的經驗已不足應對。因此,她開始培養新人才,為未來做準備。並於2022年6月正式推出Web3行銷服務,為企業提供顧問諮詢、行銷與社群經營、NFT發行管理等三大服務,同時延攬葛如鈞加入集團,擔任Web3成長顧問一職,也和LeadBest顧問集團旗下「EchoX虛實共鳴科技」啟動NFT技術合作。不但順應時勢調整體質,早一步布局,也更好地協助客戶打開前往元宇宙的契機,對企業來說,早點開始轉型,相對來說有更多時間和容錯點。
在過去半年,NFT無疑地是一個創造網路聲量的好切入點,邵懿文指出,重點之一是如何不讓消費者有損失感,所以大部分品牌採取不需花錢或價錢不高的方式發行,先讓大家享有權益,也能嘗試一些新點子。同時,也避免了炒作或是發幣後因市場波動跌價的負面風險。
而為了協助客戶長期經營管理,EchoX與電通合作推出「Dentsu Ring NFT賦能平臺服務」,整合了CRM客戶管理系統,以簡易的後臺操作,降低品牌踏入Web3的門檻,協助品牌發行、賦能、管理屬於自己的NFT會員卡。「NFT不只是藝術品,也能成為經營會員的方式。」李佳憲解釋,趁現在進場,當數位錢包的擁有者開始增加後,就能以較低成本掌握到有價值的會員,以新思維經營新會員經濟,連結未來擴充性,發展更多元。
瞭解未來消費族群 品牌活化拓展新價值
除了認知跟上新科技的演進趨勢,產業也必須了解消費族群正在經歷世代轉變。根據2022年3月美國發布一項調查,47%的民眾已接觸過NFT;5月時,Yahoo也發布「元宇宙研究報告」,顯示35歲以下的受訪者中,已有46%瀏覽過NFT,而其中有7%的人購買過NFT。
邵懿文觀察,所謂的「Z世代」對於Web3、元宇宙等新知的敏感度和接受程度非常高,他們對新事物是興奮、期待的,也享受科技帶來的新玩法和便利性。不論在家工作、上學,他們都比上一代更習慣在網路上生活。而這樣的生活型態,慢慢會成為一種文化。她分析,品牌若想長久經營,就必須去了解Z世代想要什麼,因為X、Y世代勢必也會漸漸習慣新文化,屆時擴散速度會更快。就像當初Facebook或Line也是年輕人先使用,爾後普及至年長者族群一樣。
「沒有一個品牌永遠做上一代的生意,一定要著眼於未來價值,如果想做下去,就一定要了解新的趨勢和機會,探索有沒有新的可能性。」邵懿文認為,Web3是品牌重新建構的時代,由於使用族群改變,大品牌不一定吃香,反而所有品牌都可能有新的機會點。她舉師園鹽酥雞發行NFT為例,該波行銷成功衝高了品牌知名度,不論是擴增客群,或提高拓點的談判價值,皆創造出絕佳的經濟效益。
掌握特色產業及優勢 打造臺灣元宇宙經濟力
談到目前臺灣有哪些產業,屬於比較容易以Web3模式創造出紅利?邵懿文認為,餐飲業可以是一個滿好的起點,比如有些餐廳很難訂,透過NFT技術,能讓消費者擁有訂位特權,這在社群時代是有吸引力的。若有一天沒興趣了,手上的訂位權也不會歸零,可以轉移給他人,確保了價值。而對喜歡集點的臺灣人來說,兌換型做法可以為產業帶來最快的發展。鎖定這樣的特點,電通正與EchoX研究如何使NFT兌換更容易。她表示,讓客戶在生活中享受到擁有NFT的好處和開心的感覺很重要。「每個人對享受的定義不同,新應用的發展要連結到新的價值,才能快速應用到其他產業。」
在國家整體優勢部分,李佳憲認為,臺灣具備晶片、網路等硬體基礎建設優勢,又擁有扎實的軟體人才,運用區塊鏈特性,能進一步突破過去的限制,將臺灣產品、文化等價值,拓展至全世界。再來,由於中國在2021年立法禁止加密貨幣交易,許多區塊鏈產業團隊轉向臺灣作為研發基地,對塑造我們的元宇宙產業環境是一大加分。比較可惜的是語言能力不夠國際化,由於臺灣是海島國家,若國際化程度受限,很容易錯失發展機會。他強調:「不能想著只做臺灣的市場,這是一個更需打破國土疆界,面向世界的時代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