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地應用關鍵年!拆解讓NFT走向普及的兩大方法
2023-02-02
2021年NFT(非同值化代幣)毫無疑問是該年的代表關鍵字,NFT經過了兩年的發展,也可以明顯地從市場看出趨勢變化。
NFT的交易以加密貨幣為計算本位,因此流通性也與幣圈市場緊緊相依。2021年至2022年第一季的幣圈牛市(指市場行情上),多方進場造就NFT項目方活絡繁榮,各大企業品牌前仆後繼的聯名IP、發行NFT並成為項目方(管理NFT的單位),項目方利多的狀況約持續至2022年第三季末,更在比特幣價格跌破17,000美元後,市場整體的投入與氛圍轉眼出現變化。
NFT竄紅背景:《每一天:前5000天》鉅額成交價
自2021年3月份,美國數位藝術家Beeple(1981-)在世界頂級拍賣行佳士得以6,928萬美元天價售出他的創作《每一天:前5000天》(Everydays: the First 5000 Days),藝術市場如炸鍋般,陸續以極高的成交價銷售出多件NFT形式的作品。
同時,全球像Nike、adidas、GUCCI、LV、Burberry和愛馬仕等各大企業也如百花齊放,紛紛入場成為發行NFT品牌方。
這種情況發展到2022年仍繼續。根據區塊鏈數據研究分析公司Glassnode的資料顯示,近來海外NFT市場成交紀錄正持續不斷刷新,新入場的用戶數量也不斷上漲。
兩大方法,讓NFT走向普及
2022年3月,區塊鏈遊戲工作室Immutable的共同創辦人Robbie Ferguson在澳洲區塊鏈週的Ethereum Down Under活動中表示,NFT這新興領域正吸引世界各地的資金挹注,接下來Web3產業將會有大量人才投入,並提到最好的佐證,是NFT的交易量在2022年第1季已達260億美元,這個數字早已超過2021年的總交易額。
方式一:用生活經驗讓大眾認識NFT
前景看好的氛圍,成就了NFT市場的活動熱烈。各大企業紛紛投入項目方,舉辦各種聯名、限量、空投、禮包發放的活動,藉此抓住品牌受眾的新鮮感和關注度。
如過年期間,加密資產管理業者KryptoGO與全台名列前茅的NFT Web3社群Demiverse聯名策劃,串連全台近50店家,融合新年習俗「發紅包」,推出「元宇宙第一個福袋 NFT」6,666個,藉此讓用戶感受NFT除了作為藝術品收藏,也可以在生活中兌換使用。
方式二:經營特殊族群拉近距離
2022年4月份,歌手張惠妹的12場「全球人壽 aMEI ASMR世界巡迴演唱會」,設計讓前往看演唱會的歌迷可獲得獨家的aMEI專屬NFT紀念品,強調只送不賣,營造明星和粉絲間的情感連結。
到了該年6月,國內知名NFT項目Phanta Bear更進一步為持有杰倫熊NFT的藏家舉辦線下VIP賦能活動,讓Holder到國際名廚江振誠的米其林餐廳RAW,享用獨特的隱藏版料理「Afro Bear 爆炸熊」,讓參與的Holder(持有者)還可經由空投,獲得活動限定版的NFT作為紀念。
諸如此類搭載著2022年第一季幣圈牛市的背景氛圍,各品牌入圈嘗試作為發行項目方,讓既有客戶看到自身創新榮景,並藉此吸引新世代客群。用戶方則對於NFT本身價值有著強烈的期待,多半將其視為藝術收藏品、投資標的,期望從中獲得實質金額反饋,同時希望藉由持有NFT,展現自身品味,獲得特定族群的認同感。
落地應用的2023,核心價值實踐的關鍵年
歷經2021年的buzz word(流行語)爆發、2022年的多方發行至現今的市場冷靜期,伴隨各種項目活動衍生如:NFT超額鑄造、詐騙、合約不周嚴、賦能力薄弱、交易所FTX事件等消息,大眾對於NFT雖認知日益普及,但在各種消息事件曝光得資訊流中,總有霧裡看花,摸不著頭緒的不安全感,熊市(指市場向下)更使得這種不安更加明顯,NFT市場近來熱度降低。
諸如上述各種因素,筆者相信,2023年在B端(企業端)與C端(客戶端)都冷靜的時候,大眾對於NFT的理解與認識將透過愈來愈多的實際應用案例將逐漸修正,開始將它理解為一項生活工具,透過數位資產的擁有權證明,一步步讓用戶完成過去未曾見過的互動方式,獨特性與流通性的特性,將持續為用戶與品牌帶來全新的應用價值。
同時,歷經疫情肆虐後的全球,數位工具操作不再是門檻,數位支付市場日趨成熟。NFT在今年會開始結合更多項應用服務於生活,不再僅是投資標的,大企業及品牌會透過將NFT視為如高爾夫球會員卡般,將NFT會員卡化,著手深度經營品牌會員社群,從嘉年華放煙火的歡慶活動方式,轉而將NFT應用為拉近品牌與會員距離的數位工具。